10月8日上午,复旦大学影像美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杨俊蕾应邀为金沙威尼斯官网师生开展“电影与技术社会:从AI儿童机问题思考科幻影像的未来叙事”主题云讲座。金沙威尼斯官网近200名师生在线上进行了聆听、学习,讲座由金沙威尼斯官网广播电视系支部书记肖帅副教授的主持。
电影与技术社会话题覆盖广阔,杨俊蕾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与文章成果,旁征博引、深入浅出地向师生们分享了自己的观点。
讲座伊始,杨俊蕾教授提到,在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,经研究发现,在人类对技术形成有意识的关注时,人类是位于被动地位——即人类处于全覆盖式的多层包裹与被动沉浸。诸如“人工智能”“新能源”“基因编辑”等技术的升级与广泛覆盖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社会,包括社会结构、人的生命形态。基于人的生命形态上创作的电影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,科幻影像是当今科学技术变化的最直接表现。
就科幻影像而言,杨俊蕾教授指出其具有与其它类型影片不同的未来性,科幻叙事中预设了未来的存在,其中包含了对当下技术的感知以及对未来技术发展的遐想。与此同时,杨俊蕾教授还援引了历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——索菲亚的例子,指出技术对人类所存在的威胁性,在科幻影像的发展过程中,人与技术的矛盾对立、人与技术如何相处将会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。
随后,杨俊蕾教授以影片中的儿童机为例,并结合其它影片为我们解读了科幻影像中对人机关系的不同建构,进一步指出人和造物之间应该有情感的包裹。不同于对人机关系的悲观态度,儿童机向我们展现了人机关系中情感的可能。即在开发人工智能时,人类可以为其注入“爱人类”的程序,让所造之物在情感上与道德上做到不反人类。人的生命不同于其它物种的地方在于具有灵魂,因为灵魂所具有的可靠性与不朽性是机器无法替代的。“直面它,理解它。”这是杨俊蕾教授对我们该如何面对人和造物问题的回答。
讲座最后,杨俊蕾教授就学生提出的“机器与亲密关系”、“新闻传播与技术”、“中国本土科幻影响的未来发展”等方面问题给予了充分解答。
杨俊蕾,复旦大学影像美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,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,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库成员,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,国家体育总局电影文化专家库成员,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、亚新奖选片人,上海影视评论协会理事、《文化产业》编委会委员,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《学术论坛》审稿专家等。获得“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”、“上海市曙光学者”、“复旦光华人文学者”等称号,并入选复旦大学卓学计划。曾获上海市哲社成果奖第七届专著奖和第十四届论文奖、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第十一届三等奖、复旦大学巾帼创新奖等奖项。